<dfn id="kcuks"></dfn>
  • <strike id="kcuks"><input id="kcuks"></input></strike>
    <ul id="kcuks"><sup id="kcuks"></sup></ul>
  • 簡體 繁體 站點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府文件及解讀 > 政府辦公室文件
    索 引 號 076/2023-00379
    發布機構 東??h 發文日期 2023-10-27
    標 題 縣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東??h國家慢性病 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文 號 東政辦發〔2023〕29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時 效 有效
    縣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東海縣國家慢性病 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瀏覽次數: 更新時間:2023-10-30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國營場,縣各有關單位:

    《東??h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已經縣第十八屆政府第2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東??h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10月27日

     

    東??h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的通知》(國辦發〔2017〕12號),有效防控慢性病,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全面推進我縣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工作。根據《江蘇省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緊緊圍繞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動員、全民參與的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機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中西醫并重,發揮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整體功能,提供全人群生命周期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務,推進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轉變,全面推動我縣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深入開展。

    二、工作目標

    通過建設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立健全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機制,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體系,加強慢性病防治隊伍建設,統籌各方資源,加大政策保障,強化健康生活環境建設,優化人居環境,構建全方位健康支持環境。引導全民參與,樹立正確的健康觀,提高群眾健康素養。將慢性病綜合防控各項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實現多部門、多環節、多層次、多措施控制慢性病,降低人群慢性病危險因素水平,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加強疾病規范化管理,早診早治,有效減少慢性病發生,降低慢性病危害,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三、職責分工

    (一)共同職責

    1.各單位依據職責任務將建設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工作納入本單位工作內容,制定相關工作方案,明確主要領導負責,每年召開一次及以上工作會議,將示范區建設相關工作納入單位年度目標管理和考核,落實問責制。每年提交示范區建設工作計劃和相關工作總結。

    2.各單位將慢性病防控融入現有政策規章制度的制定當中,包括媒體公益宣傳、煙草控制、降低有害飲酒、減鹽、控油、控制體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險因素干預、疾病管理相關的政策規章制度。

    3.建設無煙機關(單位),工作場所設置禁止吸煙警語和標識,禁止煙草廣告,保持無煙環境。按照“無煙單位”標準開展本單位的禁煙工作,每年提供相關工作資料和評分自查表。

    4.開展工間健身活動,組織實施健身和競賽活動。落實工間健身制度,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鐘;組織本單位職工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健身競賽活動。

    5.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定期傳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養知識及技能。利用電子顯示屏、宣傳欄、健康知識講座等不同方式開展宣傳,組織本單位人員配合和參與大型健康主題日活動,包括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全國高血壓日、世界糖尿病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愛牙日、世界腦卒中日等。認真組織本單位人員積極參加慢性病核心知識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知曉率、健康素養水平測試等問卷調查。

    6.組織職工體檢,對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檔案,開展健康指導。配合縣衛健委開展心腦血管疾病、重點癌癥、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和高危人群的篩查和早期診斷工作,積極開展宣傳、動員、組織工作。

    7.結合本單位實際,有效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慢性病防控。根據本單位職能職責,將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與本單位文化建設、健康東海建設、文明創建、公共服務與公共產品等相關項目有機銜接整合,以達到1+1>2的實際效果,并將優秀案例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 ??????????????????????

    8.根據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安排部署完成其他相關工作。

    (二)單位職責

    1.領導小組辦公室

    (1)負責統籌協調各成員單位工作,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并向領導小組匯報。明確各部門職責,建立信息反饋溝通制度。每年至少組織召開1次領導小組會議,并根據工作需要及時召開聯絡員會議,落實各部門工作職責。 ??

    (2)建立工作督導制度。每年組織2次由5個及以上部門參與的聯合督導,督導內容主要包括部門合作建立的信息溝通共享、激勵問責、質量控制等基本運行機制情況,將督導及評估結果進行通報。

    2.組織部(考核辦)

    將慢病示范區建設工作納入各相關部門年度目標管理和考核,落實問責制。

    3.宣傳部

    (1)通過多種渠道積極開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通過廣播、報刊、互聯網等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慢性病防治基本知識、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公益宣傳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識,倡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2)聯合衛健部門利用宣傳部現有宣傳陣地和新媒體平臺對慢性病核心知識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知曉率、健康素養水平測試等開展問卷調查。對全縣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成果、經驗、重大活動以及有關新聞信息進行報道。

    (3)將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與文明創建項目有機銜接整合。

    4.發改委

    將慢性病防控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5.衛健委

    (1)采用多種形式獲取群眾對轄區慢性病綜合防控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并形成相關評價報告。

    (2)構建全方位的健康支持性環境,指導各鄉鎮(街道、場)、園區和相關單位建設和維護健康社區(村)、單位、學校、食堂、酒店、步道、小屋等支持性環境。為群眾提供方便、可及的自助式健康檢測服務。鄉鎮(街道)衛生院設置自助式健康檢測點,并提供個體化健康指導。

    (3)開展煙草控制,降低人群吸煙率。建設無煙醫療機構。轄區各級醫療機構開展簡短戒煙服務培訓并提供簡短戒煙服務。

    (4)開展“三減三健”專題宣傳和專項活動。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宣傳方式,宣傳內容覆蓋“三減三健”各個方面。推廣與評價“三減三健”適宜技術與工具。開展“三減三健”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培訓。

    (5)建立防治結合、分工協作、優勢互補、上下聯動的慢性病綜合防治體系。制定實施慢性病防控服務體系建設的方案,明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職責。督導慢性病防控服務體系的有效運行,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務體系的運行、質控、績效評價機制,組織疾控中心、縣級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技術指導和對口支援,建立有效合作關系。

    (6)加強慢性病防控隊伍建設。提升二級以上醫院公共衛生專業人員能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承擔所在區域慢性病防控工作。

    (7)通過多種渠道積極開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建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績效考核機制,每年至少開展6次圍繞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卒中日、聯合國糖尿病日、世界慢阻肺日等慢性病防治主題宣傳日的宣傳活動。

    (8)應用推廣成熟的適宜技術,早期發現診治患者,及時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醫療機構首診測血壓率100%。開展心腦血管疾病、重點癌癥、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篩查和早期診斷。具備血糖、血脂、簡易肺功能測定和大便隱血檢測等4種技術并提供服務的鄉鎮(街道)衛生院的覆蓋率≥70%。提高加強個人健康檔案與健康體檢信息的利用,發現高危人群登記率100%;高危人群納入健康管理率≥30%。

    (9)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開展高血壓與糖尿病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服務,基層醫療機構門診量占比≥50%,依托信息平臺實現分級診療。

    (10)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約團隊負責提供約定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30%及以上。

    (11)建立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二級及以上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和信息共享。應用“互聯網+”和健康大數據為簽約服務的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和診療服務。

    (12)鄉鎮(街道)衛生院設有中醫綜合服務區,提供6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比例達到100%;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提供4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比例達到70%;開展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的宣傳及中醫適宜技術推廣。

    (13)基層醫療機構配置基本藥物目錄涵蓋的所有藥物,按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規定和要求配備使用醫保報銷藥物。

    (14)有效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慢性病防控,通過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方式,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15)促進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務和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服務融合。轄區內每個街道均設有為居家養老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日間托養服務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養老機構比例達到100%,設置老年醫學科的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比例達到70%。

    (16)指導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慢性病管理服務,開展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和職工定期健康體檢和健康指導。提高35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和控制率。

    (17)規范開展覆蓋全縣的慢性病及相關危險因素監測,掌握重點慢性病狀況、影響因素和疾病負擔。全人群的死因監測、慢性病與營養監測、腫瘤登記等重大慢性病登記報告達到基本技術指標,并形成工作報告。利用省、市、縣三級人口健康信息和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統,實現重點慢性病監測數據互聯互通。

    (18)每5年開展一次慢性病防控社會因素調查。綜合運用社會學、流行病學及管理學理論與方法開展社會因素調查,完成調查報告,報告結果用于指引、評估示范區建設和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計劃的制定。

    6.民政局

    (1)會同相關部門做好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重大疾病保障。

    (2)促進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務與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服務融合。

    (3)協助衛健部門做好居民死亡登記工作。每半年向衛健部門提供全縣人口死亡數據(火化數據)。

    7.財政局

    慢性病防控工作經費納入政府年度預算、決算管理。足額提供示范區建設專項工作經費,落實??顚S?。

    8.文旅局

    (1)社區“15分鐘健身圈”體育設施的覆蓋率達100%,設備完好率100%,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平方米。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比例100%,有條件的單位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比例≥30%。

    (2)每年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至少開展1次健身競賽活動。提倡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工間操,要求覆蓋率達80%。

    (3)開展群眾性健身運動,每個社區至少有5個配有體育指導員及志愿者的群眾性健身團隊。定期組織由社會團體組織、企事業單位承擔參與并積極支持的健身活動。

    (4)提高全縣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40%。

    9.教育局

    (1)建設和維護健康支持性環境,包括健康學校以及校內的健康食堂等。

    (2)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體育場地向居民免費或低收費開放,開放比例≥30%。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中、小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的比例達到100%,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50%。

    (3)開展幼兒園、中小學校健康行為方式教育。幼兒園、中小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覆蓋率達100%,健康教育課包括營養均衡、口腔保健、健康體重、視力保護、心理健康、傷害預防(溺水、燒燙傷)等內容,每學期以班級為單位,課程≥6學時。

    (4)寄宿制中小學?;?00名學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學校配備專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600名學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學校配備專兼職保健教師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達到70%。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的中小學校比例達到80%。

    (5)負責組織學生進行健康體檢,確保學生體檢率達90%及以上。學校對學生健康體檢結果進行分析和反饋覆蓋率≥50%。

    (6)無煙學校覆蓋率達100%。

    (7)適齡兒童窩溝封閉比例≥60%;12歲兒童患齲率<25%。

    (8)深入推進“健康從娃娃抓起”行動,依托“一校一醫”,打造特色亮點工作。強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建立學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體制機制,健全學校衛生工作管理制度,完善各層級的績效考核評估體系。

    10.市場監管局

    協助衛健部門開展“三減三健”專項活動,開展健康食堂、餐廳/酒店建設,每類總數達到10個以上,維護好現有的健康支持性環境。

    11.統計局

    提供全縣人口、教育、經濟等統計數據。

    12.醫保局

    (1)會同相關部門制定機關、事業單位體檢制度,要求每兩年一次體檢覆蓋率≥50%。將骨密度檢測納入常規體檢,逐年提高50歲及以上人群骨密度檢測率。

    (2)會同相關部門做好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重大疾病保障。落實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等相關政策,制定提高簽約患者的醫療保障水平制度或措施。提高簽約患者的醫療保障水平和殘疾人、流動人口、低收入等人群醫療救助水平的具體措施。

    (3)完善“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社會力量參與”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引入商業健康保險參與醫療救助。

    (4)協助衛健部門做好慢性病數據收集工作,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事件、腫瘤數據等。每半年向衛健部門提供一次慢性病數據。

    13.機關事務管理中心

    在縣行政中心建設健康支持性環境并負責定期維護。在縣行政中心電子顯示屏、宣傳欄、分眾傳媒等平臺播放慢性病防控相關宣傳內容。牽頭縣行政中心內無煙黨政機關建設工作,全面落實控煙制度,覆蓋率達100%。負責縣行政中心內各機關單位落實工間操制度,組織開展督查,并進行通報。

    14.住建局

    開展健康主題公園、步道等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維護好現有的健康支持性環境。

    15.總工會

    制定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工間健身活動制度,開展工間健身活動單位覆蓋率≥80%;每年和相關部門組織1次包括社會團體組織參與的集體性健身活動;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企業體檢制度,要求每兩年一次體檢并開展健康指導的機關事業單位和員工數超過50人的企業的覆蓋率≥50%。

    16.殘聯

    制定醫療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等相關政策,落實殘疾人群醫療救助水平的政策和項目,提高救助水平。

    17.公安局

    提供全縣人口學數據及死亡情況資料,協助衛健部門做好居民死亡信息監測工作。

    18.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1)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構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環境。健康家庭、社區、單位、學校、食堂、餐廳/酒店、主題公園、步道、街區、小屋、超市、社團建設數量逐年增加,維護好現有的健康支持性環境。

    (2)社區(村)“15分鐘健身圈”體育設施的覆蓋率達100%,設備完好100%,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平方米。

    (3)轄區內100%的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煙,設置禁止吸煙警語和標識。

    (4)配合衛健部門開展“三減三健”專題宣傳和專項行動。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宣傳方式宣傳“三減三健”各個方面。

    (5)在健康社區(村)的工作者中至少有1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開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的“五進”活動(進家庭、進社區、進學校、進單位、進醫院)。

    (6)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定期傳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養知識技能。轄區內開展群眾性健身運動,每個健康社區(村)至少有5個群眾性健身活動團體,并配有體育指導員和志愿者。

    (7)有自我健康管理小組并規范開展的社區(村)覆蓋率達到50%。

    (8)積極開展健康社區(村)建設工作,覆蓋率達40%以上,并保證健康社區(村)每年開展健康家庭評選活動,每年至少評選健康家庭10個。

    (9)牛山街道、石榴街道設有為居家養老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日間托養服務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10)配合衛健部門開展死因監測、慢性病與營養監測、心腦血管疾病、腫瘤、慢阻肺等重大慢性病監測工作。配合組織轄區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織社區(村)開展糖尿病、高血壓、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發現工作。配合衛健部門做好宣傳工作,協調做好在大型廣場開展宣傳日活動的場地準備。負責在有條件的地方和居民小區,通過戶外廣告牌、電子顯示屏播放慢性病防控知識宣傳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目標責任。各鄉鎮(街道、場)、園區和縣各有關單位要切實加強領導,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按照工作職責和任務分解表要求,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建立健全協作聯動、績效管理和聯絡員會議制度,定期交流信息,掌握工作進展,研究解決問題,及時報送相關資料。

    (二)加大政策支持,落實經費保障。將慢性病防控工作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力量支持的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機制,促進我縣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可持續發展。各鄉鎮(街道、場)、園區和縣各有關單位將慢性病防控融入現有政策規章制度的制定當中,包括媒體公益宣傳、煙草控制、降低有害飲酒、減鹽、控油、控制體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險因素干預、疾病管理相關的政策規章制度。

    (三)加強督導考核,落實各項措施。各鄉鎮(街道、場)、園區和縣各有關單位要把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作為本部門、本行業、本單位關注民生、服務民生、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按照職責分工認真抓好落實。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年組織5個以上成員單位對示范區建設工作開展2次聯合督導工作,及時研究解決示范區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保障各項工作及時落實到位。將督導及評估結果進行通報,考核結果納入各單位年度考核。

    附件:東??h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指標體系

    (2020年)

    附件

    東海縣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指標體系(2020年)

    指標分類

    指標內容

    分值

    指標要求

    賦分標準

    責任單位

    牽頭部門

    一、政策發展(60分)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立多部門協作聯動機制。(18分)

    5

    1.政府成立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明確并落實部門職責,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饋溝通制度。

    1.成立轄區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明確各部門職責,2分。

    領導小組辦公室

    各成員單位

    領導小組辦公室

    2.設立示范區建設工作辦公室,1分。

    領導小組辦公室

    領導小組辦公室

    3.每年召開1次及以上領導小組工作會議,1分。

    領導小組辦公室

    各成員單位

    領導小組辦公室

    4.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及時召開聯絡員會議,1分。

    領導小組辦公室

    各成員單位

    領導小組辦公室

    3

    2.政府將慢性病防控工作納入當地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5.慢性病防控工作納入政府社會經濟發展規劃,2分。

    領導小組辦公室

    發改委

    領導小組辦公室

    6.政府制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1分。

    政府辦

    衛健委

    政府辦

    5

    3.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部門政策規章制度,有煙草控制、降低有害飲酒、減鹽、控油、控制體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險因素干預、疾病管理相關的政策規章制度。

    7.抽查5個部門制定落實相關健康政策情況。凡制定并落實,每個部門得1分,滿分5分。制定但沒有落實,每個部門得0.5分。

    領導小組辦公室

    各成員單位

    各成員單位

    5

    4.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建立工作督導制度,開展示范區建設的多部門聯合督導。

    8.政府主導每年組織2次由5個及以上部門參與的聯合督導,每次得1分;低于5個部門參與得0.5分。共2分。對于政府主導下采用第三方督導的,每年組織2次,每次得1分。

    領導小組辦公室

    各成員單位

    領導小組辦公室

    9.督導內容主要包括部門合作建立的信息溝通共享、激勵問責、質量控制等3個基本運行機制情況,每個機制分值為1分。共3分。

    領導小組辦公室

    各成員單位

    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保障慢性病防控經費。(10分)

    5

    1.慢性病防控工作經費納入政府年度預算、決算管理。

    10.慢性病防控工作經費納入政府預算、決算管理,各2分,共4分。

    財政局

    財政局

    11.經費預算執行率100%,1分。

    財政局

    財政局

    5

    2.政府按規劃、計劃提供示范區建設專項工作經費,??顚S谩?/p>

    12.提供示范區建設專項工作經費,3分。

    財政局

    財政局

    13.慢性病防控經費專項管理,確保??顚S?,2分。

    財政局

    衛健委

    財政局

    (三)建立有效的考核管理及評價機制。(11分)

    2

    1.政府將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相關工作納入各相關部門年度目標管理。

    14.政府將示范區建設工作納入各相關部門年度目標管理,納入考核,2分。抽查5個部門執行情況,發現2個及以上部門沒納入目標管理和考核者不得分。

    組織部(考核辦)各成員單位

    組織部(考核辦)

    5

    2.政府將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相關工作納入各部門考核,落實問責制。

    15.抽取5個相關部門職能科室,詢問相關職責知曉與執行情況。部門履職合格的覆蓋率達100%,5分。

    領導小組辦公室

    各成員單位

    各成員單位

    4

    3.采用多種形式獲取群眾對轄區慢性病綜合防控的參與度和滿意度。

    16.采用多種形式獲取群眾對轄區慢性病綜合防控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并形成相關評價報告,4分。

    領導小組辦公室

    衛健委

    衛健委

    (四)縣政府定期發布慢性病及社會影響因素狀況報告。(21分)

    5

    1.政府定期發布慢性病及社會影響因素狀況報告。

    17.政府定期發布慢性病及社會影響因素狀況報告,3分;其余0分。

    領導小組辦公室

    衛健委

    領導小組辦公室

    18.報告主要結果用于政府工作報告,2分;其余0分。

    領導小組辦公室

    衛健委

    領導小組辦公室

    16

    2.轄區居民健康狀況優于全國平均水平。

    19.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5年下降≥10%,8分;5%-10%,3分,其余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20.心腦血管疾病標化死亡率降至205.1/10萬及以下,4分;205.1-209.7/10萬,2分;高于209.7/10萬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21.70歲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標化死亡率降至9.0/10萬及以下,4分;高于9.0/10萬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二、環境支持(35分)

    (一)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構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環境。(9分)

    5

    1.開展健康家庭、社區(村)、單位、學校、食堂、餐廳、酒店建設,數量逐年增加。

    22.健康社區(村)覆蓋率逐年增加5%或達到40%以上,1分。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衛健委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23.健康單位、學校、食堂、餐廳、酒店每年增加2個或每類達到10個以上,每類1分。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教育局

    市場監管局

    衛健委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教育局

    市場監管局

    衛健委

    4

    2.開展健康主題公園、步道、小屋、健康一條街等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數量逐年增加。

    24.健康步道、小屋等數量逐年有增加或每類建設數量達到3個,每類2分,滿分4分,未達到要求者該類不得分。

    住建局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衛健委

    住建局

    (二)為群眾提供方便、可及的自助式健康檢測服務。(4分)

    4

    1.鄉鎮(街道)衛生院設置自助式健康檢測點,并提供個體化健康指導。

    25.鄉鎮(街道)衛生院設置健康檢測點的機構覆蓋率達100%,1分。

    衛健委

    衛健委

    26.檢測結果進入健康檔案,實現信息利用。1分。

    衛健委

    衛健委

    27.提供個性化健康指導的機構比例≥50%,2分;30-50%,1分;30%以下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三)開展民健身運動,普及公共體育設施,提高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11分)

    2

    1.社區(村)建設“15分鐘健身圈”,居民健身設施完好,提高人均體育場地面積。

    28.社區(村)“15分鐘健身圈”體育設施的覆蓋率達100%,1分。

    文旅局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文旅局

    29.設備完好100%,0.5分;其余0分。

    文旅局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文旅局

    30.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平方米,0.5分;其余0分。

    文旅局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文旅局

    2

    2.公共體育場地、有條件的企事業和學校的體育場地免費或低收費向社區居民開放。

    31.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比例100%,1分;其余0分。

    文旅局

    教育局

    文旅局

    32.有條件的單位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比例≥30%,1分;30%以下不得分。

    文旅局

    教育局

    文旅局

    2

    3.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工間健身活動,組織符合單位特點的健身和競賽活動。

    33.開展工間健身活動單位覆蓋率≥80%,1分;80%以下不得分。

    各成員單位

    總工會

    34.每年機關、企事業單位組織開展至少1次健身競賽活動,1分;未開展不得分。

    文旅局

    總工會

    文旅局

    2

    4.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

    35.中小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的比例達到100%,1分;100%以下不得分。

    教育局

    教育局

    36.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50%,1分;50%以下,0分。

    教育局

    教育局

    3

    5.提高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

    37.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40%,3分;35-40%,2分;35%以下不得分。

    文旅局

    文旅局

    (四)開展煙草控制,降低人群吸煙率。(11分)

    2

    1.轄區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設置禁止吸煙警語和標識。

    38.轄區100%的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煙,設置禁止吸煙警語和標識,2分;95%-100%,1分;95%以下不得分。

    衛健委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衛健委

    1

    2.禁止煙草廣告。

    39.轄區未發現煙草廣告,1分。

    衛健委

    衛健委

    2

    3.建設無煙黨政機關、無煙醫療衛生健康機構、無煙學校。

    40.建設無煙黨政機關、無煙醫療衛生健康機構、無煙學校。覆蓋率均達100%,2分。

    衛健委

    機關事務管理中心

    教育局

    衛健委

    41.抽查發現1個單位不合格,不得分。

    衛健委

    2

    4.轄區各級醫療機構開展簡短戒煙服務培訓并提供簡短戒煙服務。

    42.開展簡短戒煙服務培訓的醫療機構覆蓋率≥80%,1分;80%以下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43.提供簡短戒煙服務的醫療機構覆蓋率100%,1分;100%以下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4

    5.降低轄區15歲及以上人群吸煙率。

    44.15歲及以上人群吸煙率逐年下降,5年降低10%以上,4分;5年降低5%-10%,2分,其余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三、“三減三健”專項行動

    (20分)

    (一)開展專題宣傳。

    (5分)

    2

    1.開展健康生活方式主題日(周)主題宣傳。

    45.開展健康生活方式日宣傳,1分;其余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46.開展全民營養周、中國減鹽周、世界愛牙日、世界骨質疏松日等“三減三健”相關內容的專項宣傳,1分;其余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3

    2.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開展健康生活方式的日常宣傳(3分)。

    47.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宣傳方式,1分;其余0分。宣傳內容覆蓋“三減三健”各個方面,1分;其余0分;全年至少6次,1分;其余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二)開展專項活動。

    (15分)

    11

    1.適宜技術與工具的推廣與評價(11分)

    48.推廣使用健康“小三件”(限量鹽勺、限量油壺和健康腰圍尺),1分。

    衛健委

    衛健委

    49.食鹽與食用油的攝入量5年下降15%以上,各1分,共2分;10%-15%,各0.5分,共1分;其余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50.轄區內兒童窩溝封閉服務覆蓋率≥60%,3分;60%以下0分。轄區12歲兒童患齲率<25%,3分;其余0分。

    教育局

    衛健委

    教育局

    51.將骨密度檢測納入常規體檢,逐年提高50歲及以上人群骨密度檢測率,2分;其余0分。

    衛健委

    醫保局

    衛健委

    2

    2.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能力建設。(2分)

    52.在健康社區(村)的工作者中至少有1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每年至少招募并培訓5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1分,其余0分。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衛健委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53.每年舉辦或者組織參加“三減三健”相關培訓至少一次,1分;其余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2

    3.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的五進活動。(2分)

    54.覆蓋家庭、社區、學校、單位、醫院等五類場所,1分。每年至少開展2項特色現場活動,1分;其余0分。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衛健委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四、體系整合(30分)

    (一)建立防治結合、分工協作、優勢互補、上下聯動的慢性病綜合防治體系。(15分)

    8

    1.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務體系和分工明確、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

    55.衛健委制定實施慢性病防控服務體系建設的方案,4分。

    衛健委

    衛健委

    56.明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職責,4分。

    衛健委

    衛健委

    7

    2.建立完善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等的工作機制,推進慢性病防、治、管的整合。

    57.衛健委負責督導慢性病防控服務體系的有效運行,2分。

    衛健委

    衛健委

    58.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務體系的運行、質控、績效評價機制,3分。

    衛健委

    衛健委

    59.疾控中心、縣級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的技術指導和對口支援,建立有效的合作關系,2分。

    衛健委

    衛健委

    (二)加強慢性病防控隊伍建設。(15分)

    5

    1.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慢性病防控專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

    60.疾控中心每年組織本單位慢性病防控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專業培訓不少于2次,5分;1次,2分;未接受培訓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4

    2.提升二級以上醫院公共衛生專業人員能力。

    61.二級及以上醫院每年組織本單位承擔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接受專業培訓不少于2次,2分;1次,1分;未接受培訓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62.二級及以上醫院每年組織對轄區基層醫療機構的慢性病專業培訓不少于2次,2分;1次,1分;未接受培訓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6

    3.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承擔所在區域慢性病防控工作。

    63.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年接受上級疾控機構慢性病防控專業技術培訓不少于2次,2分;1次,1分;未接受培訓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6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年接受上級醫療機構慢性病防治專業技術培訓不少于2次,2分;1次,1分;未接受培訓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6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年組織對村衛生室或社區衛生服務站醫護人員的培訓不少于2次,2分;1次,1分;未接受培訓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五、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分)

    (一)通過多種渠道積極開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6分)

    1

    1.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定期傳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養知識技能。

    66.利用社會主流媒體和互聯網等新媒體廣泛開展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每月不少于2次,0.5分。

    宣傳部

    衛健委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宣傳部

    67.建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績效考核機制,0.5分;其余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3

    2.開展社會性大型健康日活動,擴大傳播慢性病防治和慢性病健康素養知識和技能的范圍。

    68.轄區每年至少開展6次圍繞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卒中日、聯合國糖尿病日、世界慢阻肺日等慢性病防治主題宣傳日的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宣傳活動,每次0.5分,共3分;其余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2

    3.開展幼兒園、中小學校健康行為方式教育。

    69.幼兒園、中小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覆蓋率達100%,0.5分。健康教育課包括營養均衡、口腔保健、健康體重、視力保護、心理健康、傷害預防(溺水、燒燙傷)等內容,每學期以班級為單位,課程≥6學時,0.5分;低于6學時0分。

    教育局

    教育局

    70.寄宿制中小學?;?00名學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學校配備專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600名學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學校配備專兼職保健教師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達到70%,0.5分;其余0分。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的中小學校比例達到80%,0.5分;其余0分。

    教育局

    教育局

    (二)提高居民重點慢性病核心知識知曉率和居民健康素養水平。(9分)

    5

    1.提高居民重點慢性病核心知識知曉率。

    71.居民重點慢性病核心知識知曉率≥70%,5分;60-70%,2分;60%以下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4

    2.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72.居民健康素養水平≥25%,4分;20-25%,2分;20%以下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三)發揮社會團體和群眾組織在慢性病防控中的積極作用。(5分)

    1

    1.轄區開展群眾性健身運動。

    73.有5個及以上的群眾健身團體,0.5分。配有體育指導員和志愿者,0.5分。

    文旅局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文旅局

    1

    2.每年至少開展1次由社會團體組織和參與的集體性健身活動。

    74.定期開展由社會團體組織、企事業單位承擔參與并積極支持的健身活動,每年≥1次,1分;其余0分。

    文旅局

    總工會

    文旅局

    3

    3.鼓勵社區(村)慢性病患者積極參與社區(村)自我健康管理活動。

    75.有自我健康管理小組并規范開展的社區(村)覆蓋率達到50%,3分;40-50%,2分;40%以下不得分。不符合技術規范要求或每年參加人數不變者分數減半。

    衛健委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衛健委

    六、慢性病全程管理(70分)

    (一)規范健康體檢,開展高危人群篩查與干預,加強癌癥、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早期發現與管理。(17分)

    7

    1.開展學生、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和職工定期健康體檢和健康指導。

    76.學生健康體檢率≥90%。學校對學生健康體檢結果進行分析和反饋覆蓋率≥50%。

    教育局

    教育局

    77.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率≥90%,2分;80-90%,1分;80%以下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78.每2年1次體檢并開展健康指導的機關事業單位和員工數超過50人的企業的覆蓋率≥50%,3分;40-50%,2分;40%以下不得分。

    醫保局

    總工會

    醫保局

    10

    2.應用推廣成熟的適宜技術,早期發現診治患者,及時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

    79.醫療機構首診測血壓率達到100%,2分;其余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80.開展心腦血管疾病、重點癌癥、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篩查和早期診斷,每1項1分,滿分4分。

    衛健委

    衛健委

    81.具備血糖、血脂、簡易肺功能測定和大便隱血檢測等4種技術并提供服務的鄉鎮(街道)衛生院的覆蓋率≥70%,2分;50-70%,1分;低于50%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82.提高加強個人健康檔案與健康體檢信息的利用,發現高危人群登記率100%,1分;高危人群納入健康管理率≥30%,1分,其余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二)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展高血壓、糖尿病等重點慢性病規范化管理。(20分)

    5

    1.開展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慢性病分級診療服務。

    83.建立分級診療制度,1分。

    衛健委

    衛健委

    84.開展高血壓與糖尿病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服務,基層醫療結構門診量占比≥50%,2分;其余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85.依托信息平臺實現分級診療,2分;其余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3

    2.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約團隊負責提供約定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服務。

    86.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30%及以上,3分;25-30%,1分;25%以下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4

    3.提高人群高血壓、糖尿病知曉率。

    87.30歲以上高血壓知曉率≥60%,2分;55-60%,1分;55%以下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88.18歲以上糖尿病知曉率≥55%,2分;50-55%,1分;50%以下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4

    4.提高35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率。

    89.35歲以上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率達到70%,2分;60%-70%,1分;60%以下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90.35歲以上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達到70%,2分;60%-70%,1分;60%以下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4

    5.提高管理人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率。

    91.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及以上,2分;3-5%,1分;3%以下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9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及以上,2分;3-5%,1分;3%以下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三)完善區域信息平臺,實現醫療衛生機構間互聯互通、信息共享。(15分)

    10

    1.建立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實現公共衛生服務、診療信息互聯互通。

    93.建立區域衛生信息平臺,4分。

    衛健委

    衛健委

    94.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二級及以上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3分。

    衛健委

    衛健委

    95.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和信息共享,3分。

    衛健委

    衛健委

    5

    2.應用互聯網+健康大數據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務。

    96.應用互聯網+技術為簽約服務的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和診療服務,5分。

    衛健委

    衛健委

    97.應用健康大數據為簽約服務的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和診療服務,5分。

    衛健委

    衛健委

    (四)中西醫并重,發揮中醫藥在慢性病預防、保健、診療、康復中的作用。(7分)

    4

    1.各鄉鎮(街道)衛生院有中醫綜合服務區。

    98.鄉鎮(街道)衛生院提供6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比例達到100%,2分;

    衛健委

    衛健委

    99.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提供4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比例達到70%,2分;70%以下不得分。

    衛健委

    衛健委

    3

    2.開展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的宣傳及中醫適宜技術推廣。

    100.宣傳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1分;

    衛健委

    衛健委

    101.推廣使用中醫防治慢性病適宜技術,1分;

    衛健委

    衛健委

    102.對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中醫藥健康管理;1分。

    衛健委

    衛健委

    (五)做好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銜接。(4分)

    2

    1.做好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重大疾病保障。

    103.落實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等相關政策,1分。

    醫保局

    民政局

    殘聯

    醫保局

    104.提高簽約患者的醫療保障水平和殘疾人、流動人口、低收入等人群醫療救助水平的具體措施,1分。

    醫保局

    民政局

    殘聯

    醫保局

    2

    2.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藥物,根據省級醫保藥品報銷目錄,配備使用一定數量或比例的藥品。

    105.轄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設立藥物綠色通道(包括延伸處方或長處方),1分。

    衛健委

    衛健委

    106.按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規定和要求配備使用醫保報銷藥物,1分。

    衛健委

    衛健委

    (六)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慢性病防控工作,促進醫養結合。(7分)

    4

    1.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社會力量參與,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107.有效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慢性病防控,1分。

    衛健委

    衛健委

    108.商業健康保險參與醫療救助,1分。

    醫保局

    醫保局

    109.通過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方式,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務,2分。

    衛健委

    衛健委

    3

    2.促進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務與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服務融合。

    110.牛山街道、石榴街道設有為居家養老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日間托養服務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分;其余0分。

    民政局

    牛山街道

    石榴街道

    民政局

    111.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養老機構比例達到100%,1分;其余0分。

    民政局

    衛健委

    民政局

    112.設置老年醫學科的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比例達到70%,得1分;50%-70%,得0.5分;50%以下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七、監測評估(30分)

    (一)開展過程質量控制和重點慢性病監測工作。(20分)

    10

    1.規范開展覆蓋轄區慢性病及相關危險因素監測,掌握轄區重點慢性病狀況、影響因素和疾病負擔。全人群的死因監測、慢性病與營養監測、心腦血管疾病、腫瘤、慢阻肺等重大慢性病登記報告達到基本技術指標,完成報告。

    113.死因監測,2分;

    衛健委

    衛健委

    114.慢性病與營養監測,6分;

    衛健委

    衛健委

    115.腫瘤隨訪登記,2分;

    衛健委

    衛健委

    10

    2.慢性病監測數據互聯互通。

    116.利用省、地市、縣三級人口健康信息和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統,實現重點慢性病監測數據互聯互通,5分。

    衛健委

    衛健委

    117.慢性病監測數據管理利用得到省級及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認可推廣,5分;其余0分。

    衛健委

    衛健委

    (二)開展慢性病防控社會因素調查,定期發布調查結果。(10分)

    10

    1.轄區每5年開展一次慢性病及社會影響因素狀況調查。

    118.規范制定慢性病防控社會因素調查方案,2分。綜合運用社會學、流行病學及管理學理論與方法開展社會因素調查,完成調查技術報告,2分。

    衛健委

    衛健委

    119.技術報告信息來源權威、準確、多元、綜合,報告結構完整,有背景、方法、現狀與主要問題、資源分析、預期目標、主要對策與具體措施等內容,2分。

    衛健委

    衛健委

    120.技術報告調查結果清晰、調查依據正確、對策合乎邏輯、目標設定科學、措施設計得當,2分。

    衛健委

    衛健委

    121.技術報告結果用于指引、評估示范區建設及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計劃的制定,2分。

    衛健委

    衛健委

    八、創新引領(35分)

    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有特色、可復制、可推廣。(35分)

    10

    1.倡導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與當地社會、文化等建設和公共服務、公共產品供給相結合。

    122.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與轄區社區(村)文化建設、健康城市建設、文明創建、公共服務與公共產品等相關項目有機銜接整合,以達到1+1>2的實際效果。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并有效銜接達5項,10分;2-4項,5分;其余0分。未達到提高實際效果者分數減半。

    宣傳部

    衛健委

    住建局

    各鄉鎮(街道、場)、園區

    衛健委

    15

    2.總結有創新、特色案例。

    123.區別于創建年份的創新特色案例達到3個,撰寫符合要求,15分;2個,10分;其余0分。案例撰寫不符合要求者分數減半。

    衛健委

    教育局

    文旅局

    衛健委

    10

    3.示范區成功經驗在全省被推廣應用。

    124.示范區建設成功經驗在本轄區得到有效推廣應用2項及以上,5分;1項,2分。示范區建設成功經驗在轄區外得到有效推廣應用2項及以上,5分;1項,2分。

    衛健委

    衛健委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免费|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2020精品自拍视频曝光|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观看不卡|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国自产偷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 亚洲av日韩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91热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99热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APP|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卡顿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