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東海縣人民法院召開“縱深推進掃黑除惡 助力打造安全校園”專題新聞發布會,通報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東海法院打擊涉黑涉惡犯罪和涉校園安全類犯罪的基本情況、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以及下一步工作重點。部分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縣教育局有關科室、部分中小學負責人以及新華網、現代快報、連云港電視臺、連云港日報、蒼梧晚報、連云港發布、東海電視臺、東海日報等媒體受邀參加本次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由東海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廖彥清主持。
東海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郇新文通報了我院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和侵害未成年學生權益犯罪的情況和階段性成果。
2018年至今,東海法院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審判職能,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和侵害未成年學生權益的其他犯罪,助力改善校園內外環境。共受理惡勢力犯罪案件8件19人,審結7件,先后為63名未成年學生修復受損權益,以司法建議助推防范校園欺凌長效機制穩步前行。
一是深層強化責任意識,精密部署涉少工作。把助力打造安全校園作為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保障高質量發展和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的政治工程、民生工程。著力抓好抓實涉少案件的審判工作,配強審判資源,充分發揮入額院領導在審執工作中的示范帶頭作用,進一步整合優質審判資源、提升審判質效,確保未成年學生權益保障工作落到實處。
二是重拳打擊涉惡犯罪,司法呵護涉少權益。妥善、高效審結涉及未成年學生權益的刑事案件,切實做到程序銜接緊密、查明事實迅速,在審限內高質高效的審結,及時回應了社會關切,有力維護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對于組織惡勢力犯罪集團的首犯按照集團所犯全部罪行科以刑罰;其余被告人根據各自參與的犯罪進行處罰,重重打擊了涉惡勢力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震懾了潛在的犯罪行為,凈化了社會風氣,為服務保障“高質發展、后發先至”大局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三是延伸司法服務觸角,構建預防校園欺凌合力。注重轉化專項斗爭成果,向更高平臺、更廣維度、更深層次發揮專項斗爭的重大作用,向教育部門發出了《關于綜合施策、切實預防校園欺凌的司法建議》,得到了縣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書面回復,為全縣預防青少年犯罪和校園欺凌工作的穩步推進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反欺凌措施從縣城向村鎮延伸,逐步形成了“反對校園欺凌人人有責,維護青青校園我也有份”的濃厚氛圍。
四是持續鏟除犯罪滋生土壤,綜合凈化校園內外環境。一是對危害未成年學生權益的其他違法犯罪行為嚴格依法審理不放松。從未成年學生的接觸對象入手,分析研判危險來源,排查消弭安全隱患,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案件的司法策略,與教育、公安、檢察等部門形成打擊合力,齊抓共管、綜合施策,有力保障校園安全。二是法制宣傳不放松,密集化放射司法溢出效應。2018年以來,共開展以“關愛、維權、保護、教育”為主題的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法律宣傳與咨詢活動19次,為東海縣20多所中小學師生講授“德與法”專題教育課60余場次,組織法制副校長、一線辦案法官深入校園開展專題法制講座60余場次,依托我院“心語空間”心理咨詢室組織中小學生開展心理咨詢輔導等活動200余人次。
下一步,東海法院將嚴格貫徹落實上級法院和掃黑辦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掃黑除惡工作新的任務要求,聚焦重點問題、把握關鍵環節,切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向縱深發展,全面助力打造安全校園。
一是強化大局意識,以高質效審判嚴懲各類犯罪。依法從重打擊侵害校園安全、侵害青少年權益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妥善審理黑惡勢力侵入校園、校園欺凌、教育從業人員強制猥褻、校車超員超載、校園周邊“黃賭毒”等相關案件,嚴懲各類違法犯罪分子,形成高壓震懾態勢,筑牢校園安全的“銅墻鐵壁”。
二是強化宣傳意識,以浸入式宣傳提升意識能力。拓展法制宣傳區域,創新法制宣傳載體,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大力開展送法進校園、青少年模擬法庭、邀請中小學生參加法院開放日等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提高辨別校園黑惡勢力和違法犯罪行為的法治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教育青少年學生遠離社會不良青年的誘惑,堅決抵制不良風氣,弘揚風清氣正的校園文化。
三是強化疏導意識,以溯源式排障關愛學生心理。進一步健全完善未成年人心理疏導關愛機制,依托“心語空間”心理咨詢室,充分發揮特聘心理咨詢師作用,對遭受傷害的未成年學生提供心理評估、矯正輔導,排除心理障礙。深化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整合多方資源,聯合教育、團委、婦聯等部門,攜手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齊心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