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東海縣白塔埠鎮張河村的富凱藍莓采摘園迎來豐收季,每到雙休日,入園體驗采摘樂趣的游客絡繹不絕。筆者走進采摘園看到,幾個村民正在采摘果實,臉上抑制不住豐收的喜悅。
富凱藍莓采摘園負責人介紹,他種植藍莓已是第七個年頭,有成功的喜悅,也不乏失敗的痛苦。“四年前,一次臺風曾吹倒了五個大棚,損失十幾萬。現在我種植了六十畝藍莓,一半棚內,一半露天,可以錯季交替上市,收益還是可觀的。今年受疫情影響,入園采摘人數比往年有所減少,價格也穩中有降,但我會堅持,不會輕言放棄。”
藍莓種植技術要求嚴格,采摘園負責人積極向各地專家請教,到處拜師學藝,及時修枝疏果,實施人工除草和水肥一體化澆灌,全程按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嚴格執行,發展生態種植。
5月藍莓進入成熟期,不但扮靚了村莊,還為當地觀光農業“景”上添花,帶動了當地部分群眾就業增收。六十多歲的村民陳大媽樂呵呵地說:“每天天一亮,我和伙伴們就來采摘藍莓了,每天輕輕松松就能掙到80塊。”“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我們還是挺開心的。”另一位大媽也笑著說。
白塔埠鎮張河村黨總支書記單興勝是采摘園的常客,更是村民自主創業的堅定支持者,采摘園的選址、征地、用水、供電等,他可沒少操心。與采摘園接觸多了,連藍莓的“脾氣”他也摸了個透。“我們真誠邀請愛吃藍莓的朋友,閑暇時攜親帶友,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來我們張河村體驗別有趣味的鄉村田園風光。”單興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