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個單體建筑開工就需要多次進行放線驗線,為了等驗線審批,項目團隊只能‘干等’,人力、設備成本都在增加。現在作出承諾并提交材料后,當場就能拿到《驗線合格書》,當天就可以開工建設!”璞印蘭庭項目負責人感慨地說。
這一變化得益于東海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近期全面落實的工程驗線告知承諾制改革。11月5日至6日,該局首次為三個項目的4個驗線合格書完成審批,標志著這項創新舉措正式落地運行。
審批提速,從“等審批”到“即開工”。工程驗線是建設項目開工前的重要環節。過去,企業需提交多份材料,部門還需現場核查確認,整個流程平均耗時3 - 4個工作日,復雜項目甚至超過5天。漫長的等待不僅拉長了項目周期,更增加了企業的人力與設備成本。
如今,東海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貫徹落實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于進一步健全建筑工程驗線事前服務和事中事后監管機制的通知》精神,在縣數據局的大力配合下,推行建設工程驗線告知承諾制。企業只需簽署《工程驗線承諾書》,承諾嚴格按照規劃許可要求施工,并提交必要的技術材料,0.5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備案,直接啟動項目基礎施工。
服務升級,從“單一監管”到“智慧協同”。東海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秉持“服務跟著項目走”的理念,主動統籌協調建設、驗線、監理三方力量,明確后續驗線各環節的責任分工與協作流程。通過提前梳理潛在銜接難點,為多方聯動配合掃清障礙,以“靠前服務 + 協同保障”的組合舉措,為項目從放線到驗線的全流程順暢推進筑牢“防護網”。
這一改革不僅是審批速度的提升,更是服務理念的深刻轉變。從“等審批”到“即開工”,從“單一監管”到“智慧協同”,東海縣工程驗線“告知承諾制”的深入落實,進一步破解了項目開工“審批慢、流程長”的難題。
紅利釋放,助力企業輕裝前行。工程驗線“告知承諾制”不僅為項目建設節省了時間成本,更彰顯了東海縣“放管服”改革的決心。下一步,東海縣將總結首批項目經驗,積極落實上級相關政策,持續優化針對企業的服務舉措,為項目開辟高效便捷的綠色通道,讓更多企業在政策紅利中輕裝前行。
這一改革舉措的有效實施,將進一步提升東海縣的營商環境,為項目落地按下“加速鍵”,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