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東海縣城管局推行“繡花式”城市管理,特別對環衛作業,路面保沾、綠化帶清掏、環衛設施、鏟除小廣告等重點區域進行“一針一線、一厘一毫的“繡花式”精細管理。當你走進東海縣城區的大街小巷,歷歷在目路面干凈、外立面整潔、主次干道寬敞平坦,讓你在清新怡人、和美宜居、靚麗的環境中愜意工作生活。
市容環境整治常態化。按照《連云港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精神,抓管理不松懈。今年以來,該局堅持開展“每周、每月”集中整治行動,累計出動人員1200余人次,出動執法用車130余輛次。累計清理店外經營、占道經營800余處,清理落地廣告牌100余塊、亂扯亂掛280余處,暫扣經營兜售器具物品100余件。同時強化公共空間管理,對幸福路、海陵路、牛山路、振興路、利民路等道路兩側戶外廣告和店招標牌整治提升。先后拆除違規戶外廣告、落地廣告、樓體廣告牌130余處,拆除面積600余平方米,清理城區亂涂亂畫小廣告2300余處。
提升機械化清掃率。在東海縣城區的大道上,每天都上演著一部立體機械化保潔作業的“交響曲”。只見一輛清掃車對路面進行深度清潔,最后視氣溫情況,靈活安排一輛灑水車降塵保濕。幾臺車輛沿各車道呈梯隊行進,這種立體化保潔作業模式與以往灑水車、洗掃車配合作業的模式相比,能更有效清潔路面雜物及路牙死角,減少揚塵。立體化機械作業已作用于縣城區40多條主次干道,總長度約12余萬米,城區主次干道一日2至3次洗掃,并根據氣溫情況調整灑水降塵頻次,保障路面環境衛生,全面打造“機械清掃、灑水降塵、高壓沖洗”三位一體的環衛機械化作業模式,縣城區40余條主次干道已實現環衛機械化保潔作業全覆蓋,機械化清掃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道路保潔“無死角”。機械作業無法觸及的地方,就需要加大人工作業力度。環衛堅持“到邊、到角、到位”原則,強化道路保潔質量提升。對人行道等清潔機械進不去的地方進行一天2至3次的普掃,輔道、綠化帶及垃圾桶等環衛設施責任到人,背街巷道等重點路段和區域成立機動小組,提升早中晚等薄弱時段的工作效率。針對氣溫逐漸升高的情況,每月定期清掏綠化帶,重點路段加大巡查力度和清理頻率。環衛部門為主,組織500多名清掃保潔環衛工,清掃工作實行“5+2”“白+黑”工作制,延長清掃工作時間及次數。與此同時,加大對背街小巷環境衛生管理力度,確保清掃保潔不留死角,從而提高了市容市貌形象和美化程度。
垃圾清運更高效。目前,環衛處清運科共有37臺中小型垃圾清運車輛,120余名清運人員,日均清運城區生活垃圾近300噸。除了夜間作業,白天在不間斷循環收集路面垃圾,經壓縮后的垃圾會運到垃圾中轉站,再倒入大型轉運車進行二次壓縮,最終送入終端垃圾焚燒發電場無害化處理廠。生活垃圾清運過程,并不是簡單地將生活垃圾裝車拉走,每個細節都要特別注意,信息化也被運用在垃圾清運中。環衛處通過GPS系統、行車記錄儀,結合站內及路面夜間督查人員的督查記錄,嚴查垃圾收集車駕駛員超速、闖紅燈等行為。借助垃圾站過磅系統、垃圾收集運輸臺賬,定期分析生活垃圾總量和日均垃圾量情況,合理調配垃圾收集運輸車輛。同時定期對環衛垃圾轉運站等環衛設施進行清洗、消殺和除臭,才能安全清運垃圾,防止二次污染,給城市環境帶來靚麗清潔。